彭順強博士


個人使命/願景
我的神學使命,是藉「講學」和「文字工作」(尤其是著書)讓信徒體會到神就在他們每日生活之中,並且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由內而外地活出一種「愛人如己」的生命。我深信「講學」能讓信徒藉聆聽直接認識神;「文字工作」則幫助讀者更全面和深入地認識神。如何將基督教的信仰,藉「行公義、好憐憫」落實於社會之中,也是我的研究負擔。
我的研究興趣包括:靈命成長學、歷代基督教靈修傳統、近代屬靈偉人,和心理學等。巴刻(James Packer)、畢彼生(Eugene Peterson)及侯士頓(James Houston)是我在靈修神學研習上的啟蒙老師。目前除教學外,亦藉主領營會,和專題講座,推動教會關懷社會,並實踐帶有屬靈元素的輔導工作。
著作
-
《公民抗命三巨人:甘地、馬丁路德‧金、曼德拉》。香港:亮光文化,2014。
-
《潘霍華的順服與叛逆》。香港:心靈會舍,2013。
-
《盧雲的誠與愛》。香港:心靈會舍,2012。
-
《勇闖七重山:屬靈生命階段與信望愛》。香港:天道書樓,2009。
-
《還我屬靈本色:禱告、讀經、敬拜》。香港:天道書樓,2006。
-
《二千年靈修神學歷史》。香港:天道書樓,2005, 2009, 2012。
發表文章
-
〈非/暴力抗爭:馬丁路德金VS曼德拉(下)〉。《時代論壇》第1398期,2014年6月。
-
〈非/暴力抗爭:馬丁路德金VS曼德拉(上)〉。《時代論壇》第1397期,2014年6月。
-
〈梅頓融合「默觀」與「行動」〉。《靈深一席談》第12期(2013年5月),12-16。
-
〈潘霍華的門徒訓練概念與實踐〉。潘玉萍、孫小慧編:《來跟從我:從作主門徒到訓練門徒》。香港:中國宣道神學院,2013,82-97。
-
〈盧雲看靈命轉化:謙卑下的真、誠、與憐憫〉。《靈深一席談》第11期(2012年10月),10-14。
-
〈靈風化雨〉專欄。《時代論壇》第1296-1374期,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
-
〈追隨耶穌的「形象」:從耶穌歷代各種形象看追隨耶穌的的道路〉。《靈深一席談》第10期(2012年4月),10-22。
-
〈靜心尋聖:基督教退修的概念和實踐〉。《靈深一席談》第9期 (2011年9月),10-20。
-
〈《神操》的全人明辨神旨〉。《靈深一席談》第8期(2011年3月),70-73。
-
〈後現代靈修學-基督教靈修學對「後現代」困惑的化解〉。《中宣文集》第10期(2010年1月),99-114。
-
〈勇闖七重山:七個靈命階段和突破〉。《靈深一席談》第5期(2009年8月),122-127。
-
〈神秘主義的基本概念〉。《中宣文集》第8期(2008年1月),79-92。
書評
-
評Thompson, Ross and Gareth Williams. SCM Study guide to Christian Spirituality。《中宣文集》第11期(2011年1月),241-243。
-
評《十個改變生命的屬靈操練》,約翰歐特堡著。《中宣文集》第期(2009年1月),249-252。
於《中宣通訊》發表的文章(從2010年起)
-
〈依納爵的靈命培育與使命實踐〉,第193期。
-
〈馬丁路德: 充滿使命感的改革者〉,第190期。
-
〈梅頓:默觀中的社會關懷〉,第184期。
-
〈生命成長:人到中年的挑戰〉,第177期。
-
〈「進入人群」的體驗〉,第166期。
-
〈走過不同階段的教會服侍〉,第160期。
-
〈從潘霍華的《團契生活》探索「屬靈群體」的元素〉,第154期。
-
〈潘霍華的順服與叛逆〉,第149期。
-
〈盧雲:以禱告洞悉世界和自己〉,第144期。
-
〈何為「靈修學」?〉,第132期。
-
〈我唸基督教靈修學的生涯〉,第1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