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教學的勇氣」
親愛的中宣同路人:
韶光荏苒,轉瞬已是2025年了!在這裡先祝福大家在新一年常蒙主恩,有從上而來的平安圍繞您們!感恩校本部課程上學期已順利完成,同學們完成功課後隨即投入預備短宣及本地佈道實習,一月有兩個星期,有些同學會參與外地短宣服侍,另有些會參與本地佈道實習,求主祝福和保守,願他們所擺上的服侍,成為自己和服侍對象的祝福!
雖然校本部的教課可以稍作休息,但校外課程仍然進行中;在這冬季課程裡,我需要教授「靈修神學的教義基礎」一科,學生人數竟有七十多人!我一直懷著戰兢的心預備每星期的課堂,畢竟人數越多,課堂管理越難,一方面想讓自己領受的悉數傳遞予學生們,另一方面又會擔心這些能否達致學生們的期望…… 這份戰兢讓我想起帕爾默 (Parker Palmer)的一本名著《教學的勇氣》(The Courage to Teach),其中他提到「恐懼」(Fear)。學生對老師心存恐懼,或許是因為害怕權威;然而,事實上老師們也會懼怕!按帕爾默所說,教學的恐懼源於老師們忽略師生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差異的事實,為了減少因差異而來的恐懼,將教學只約化成客觀教學技巧和策略,以為可以因此而掌控大局,誰知卻帶來更多的割裂和恐懼!
帕爾默的提醒是:優秀的教學不僅在於技巧,而是來自老師的身份確立(Identity)和人格統整(Integrity)。老師需要有教學勇氣,勇於接納自我身份,也要以一個真實的自己投入在課堂之中,讓自己、教學內容和學生緊密連結在一起,也要讓學生有空間按著他們的本相去編寫屬於他們自己的生活和世界。若是這樣,對一個老師來說,最重要還是他/她這個人——他/她是否真正擁抱著自己分享的課堂內容,並以真誠態度跟學生們分享;正如帕爾默所說:「我教導我所是」(We teach who we are)!畢竟教育乃是生命的服侍,要以生命影響生命!我也發現,其實學生最喜歡聽、最令他們深刻的,不一定是甚麼高深的學問和研究,而是老師自己如何融合這些學問在個人的生命、處人、處事的態度之中!
其實,不單教學是生命的服侍,教會牧養更是如此,更講求以生命影響生命!牧者和教會領袖同樣需要有接納自我身份的勇氣,同樣要以真實自己投入在教會的事奉,以及與弟兄姊妹的相處裡。有些牧者和教會領袖有時候自信心不足,企圖以權威來作出各樣的操控,最終卻帶來更大的割裂和傷害!誠言,優秀的牧養不僅在於技巧,而是來自牧者和教會領袖們的身份確立(Identity)和人格統整(Integrity);「我牧養我所是。」這亦是中宣在神學教育的服侍裡,一直以來皆重視「靈命培育」的原因!我們深信,惟有一個人能在上主恩典下生命被更新轉化,在主裡確立個人身份,在生活中表裡如一,他/她才有真實的生命感染力和承載力,自由地服侍身邊的人!
在新的一年,在靈命培育上我們亦有新的發展。靈修神學講師賴玉芳老師與一群「基督教屬靈導引碩士課程」的導師及畢業生,因看見教會對靈修操練及屬靈導引的需要,在中宣的支持下,創立「基督教屬靈導引與資源中心」(簡稱「中心」)。「中宣」和「中心」為兩間獨立運作的機構,感恩能在靈命培育的服侍上成為策略性伙伴:「中宣」專注在神學教育及研究方面;「中心」則專注推廣基督教屬靈導引之理念和服侍,在不同領域上服侍教會和信徒。願上主祝福「中心」的發展,成為教會和信徒的祝福。
感恩與代禱:
請禱告記念學院在新一年的招生工作及各項的招生活動。2025年1月25日將舉行獻身日營「在此地,差遣我」,願上主帶領立志獻身事奉和尋求人生方向的弟兄姊妹報名參加,並在營會內得著引導和祝福。
請禱告記念學院即將舉行的各項活動:
(1) 2025年1月11日 (六) 由信培部舉辦退修日營「錯焦、失焦、聚焦」,求主祝福每位參加者靠主恩重新得力;
(2) 2025年1月6日、2月10及24日 (一) 「釋經講道工作坊」,請記念三位負責的講師的預備,願參與的教牧在宣講的服侍上得著造就;
(3) 2025年2月- 4月「舍下有你——在差異中作鄰舍」,求主祝福負責老師和同工,使用一系列的講座和活動,讓人看到鄰舍,也以行動服侍鄰舍。
請繼續記念學院的經濟需要:按2024-25年度首半年的收支情況,經常費不敷已達$118萬,收入也僅達預算73%,而總累積不敷亦越見嚴重;求上主打開天上窗戶,供應學院的需要。
主內
陳凱欣院長 謹上
2025年1月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