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3年3月 無可取代

親愛的中宣同路人:


  2023年之始,其中一項引發大眾熱議的話題,可算是新人工智能軟件的出現。作為神學院的老師,最令我關注的是,這人工智能軟件竟然可以幫助學生做功課,而且是在極短時間內寫好一篇文章。學生只要將文章要求,如題目、內容範圍、字數等資料輸入,軟件就會在數秒內將文章大綱列寫出來;若想要完整文章嗎?也可以,只要輸入更多要求,由人工智能炮製的文章又可以在數十秒間冒出來…… 學生們若然呈上這樣的功課,老師們又人何以堪!


  無可否認,現代科技發展迅速,我們也早已習慣利用網絡取得各項知識,甚至很多技術性工作已經可以由電腦或機械人替代。然而,某些專業,如醫生、老師,他們可以被取代嗎?看過一段影片,一位醫生試玩這軟件,向它「問診」,看看它的回答是否足夠「專業」。有趣的是,人工智能的答案大部分只是提供基本知識,而最後都很「保險地」請發問者去尋求專業醫護的意見。那就是說人工智能現在還不能取代醫生。那麼,老師可以被取代嗎?個人認為若果教育只是知識的傳遞,搜尋器的確可以迅速地搜羅各種資訊;不過,教育顯然不只是知識傳遞,生命的交流和連繫其實來得更重要。教育是以人感染人,以生命影響生命!

  真正的教育看重人與人之間生命的交流,神學教育更是如此!神學教育既是為要培育神國工人,就絕不只是看結果,培育過程更為關鍵。在神學教育和在牧養中的生命轉化,並不可能單由增添知識而來,而是由個體與個體之間的相遇、相知、相繫而來。生命的相遇,讓人不再停留在自我世界,他者的介入能夠在人的生命中遺下不可滅的痕跡,生命從此也不再一樣。然而,在人工智能的世界裏,人可以選擇只看、只聽、只接觸自己想要的資訊,虛擬的設置卻容易讓人陷溺在自我之中,還以為這就是世界的全部!更令人擔憂的是,網絡世界有機會被某些人主導、主控,人們或許會在不自知的狀況下被限制或控制。


  這裏無意抗衡科技發展,事實上這些發展都不可能被逆轉;我只想強調,教育,尤以神學教育,人與人之間真情實意的交流,是無法被取代的!不過,在這個常常講求目標與數字,甚至逐漸被物化的社會裏,要維護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流、要堅持面對面的互動與交心的神學教育服侍,越來越不容易,是很需要有更多同路人的支持與同行。我深盼中宣走在神學教育的道路上,能夠堅持教育的理想,也邀請你們在禱告上和經濟上繼續與我們同行,讓更多美麗的生命,透過彼此相遇、互相交流和學習,能夠在上主的恩典中得以被轉化,並且更多投入在上主的國度和使命之中。



感恩與代禱

  1. 感恩!在疫情肆虐期間,學院的經濟仍然得以維持;惟本年屹今為止,學院的常費收入,包括奉獻和學費收入,跟預算仍有一定的差距,求主供應我們一切所需要的。

  2. 感謝主的保守,實用神學講師余志文老師意外受傷後,現已逐漸康復,但仍需接受物理治療,求主繼續醫治;也請記念其他患病的老師、同工,求主掌管他們的療程和康復進度。

  3. 請記念3月4-5日的使命探索營,求主與每一位參加者同在;祈求聖靈親自引導他們,明白上主在他們身上的心意,讓他們有信心和勇氣回應上主的呼召。

  4. 請記念3月正式開展的「個人屬靈導引服侍計劃」,現已有57人報名,求主使用各屬靈導師的服侍,讓參加者能夠與上主相遇,與祂建立更深厚的關係,明白和回應上主在他們身上的召命

署理院長

陳凱欣 謹上

2023年3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