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跟隨基督,重新做人
陳凱欣
跟隨基督,重新做人.png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十六24)
 
「跟隨基督」對某些人來說,也許是一個沉重的抉 擇;「十字架」好像總給人有壓力、難當的印象。每 個人的「十字架」不一樣,但可能都是我們心底裡最 不想承擔的事!若要成為一個委身的基督徒,一輩子 跟隨基督,是否就意味著必須要犧牲所愛,去做那些最不想做的事?
其實,「跟隨基督」並非要去做甚麼令人為難的事, 而只是讓我們去做「人」而已。一個門徒在立志「跟隨基督」的當下,便定意「重新做人」!從另一角度 來看,「跟隨基督」並非「犧牲自己」,而是「做回自己」,是要實現在上帝國度裡那獨特的我。
人的本性 (Human nature)
若說「跟隨基督」是要「重新做人」,那麼怎樣才算 是「做人」呢?一個「真實的人」(real man)又是 怎樣的?從神學人觀角度來說,每一個人都是按著上 帝的形象所造,那就是說,創造主與受造的人有著密 不可分的關係;要做一個「真實的人」,就必須回到 創造主那裡。然而,自從人類犯罪墮落後,人與上帝的關係破裂了,人內裡的上帝形象受到虧損,無法活 出被造時的樣式,甚至完全不知道自己本來被上帝創 造時的模樣!人若要知道一個真正的人該有的模樣, 在這個世界上,就只能在一個人身上看得到,就是那 位唯一完全的人—耶穌基督。因此「跟隨基督」, 就是要在耶穌基督身上,看看一個真正的人、一個擁有上帝形象的人、一個與創造主有著不能分割關係的人,到底是甚麼樣子的。然而,耶穌基督絕不只是一 個讓人效法的對象;「跟隨基督」亦不只是做耶穌基 督所做的事。我們這些犯罪墮落的人,若不藉著基督,根本沒法到父那裡去;惟有耶穌基督能夠將人重 新帶到父面前,也只有祂可以讓人重新成為一個真正 的人、一個與創造主密不可分的人!所以,「跟隨基督」是要讓我們重新做人,這不單是行為上的改變, 更是生命的更新和轉化;讓耶穌基督活在我們生命裡,並展現出從裡到外的新生命。
人的歸宿 (Human destiny)
「跟隨基督,重新做人」不單讓人重新建立與創 造主的緊密關係,在基督裡的新人亦可找到人生 的方向,知道自己該走的道路,朝向那終極的歸宿。耶穌基督被父上帝選召,道成肉身來到人的中 間,並成就十架救贖。這是祂的召命,也是祂在世上該走的路。祂知道自己的歸宿在那裡,祂從父那 裡來,也要回到父那裡去。祂清晰明瞭自己的方 向,故此,即使祂的十架路甚為艱難,祂仍然有足 夠的勇氣和力量走上去。基督被父選召,承擔祂的 十架召命;同樣,在上帝的國度裡,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召命,我們若然能夠活出這 上帝國度的召命,也就是上帝國裡一個真實的人! 事實上,一個人活在世上,每當走到十字路口,面 對人生交叉點時,每一個抉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 果;抉擇會令人感到焦慮不安、猶疑不決⋯⋯。 然而,當人認清自己的終極方向和歸宿後,他就能夠 無怨無悔、決斷地做出每一個人生的決定;即使眼前的路未必能夠完全看得清楚,甚至當下就需要付上一定的代價,內心卻仍有把握,可踏踏實實地走每一步,因為深知這是上帝的揀選,每走一步都是在踐行上帝所交付的召命,也在實現上帝國度裡那真實又獨 特的我!
從那裡來,也往那裡去
人由創造萬有的上帝、按著祂的形象所造,一個真實的人總無法離開上帝!人從上帝那裡來;有一天,也要回到上帝那裡去,上帝就是人類的終極歸宿!德國神學家巴特,在他的神學巨著《教會教義學》中提到:「人的本性是由他與上帝的關係所決 定和命定」。[1] 巴特在原文(德文)只用上了一個字 “Bestimmung ”來表達「決定」(determined) 和「命定」(destined)(這德文詞彙本來就有雙 重意思)。[2] 這說法其實挺有意思:人的本性決定 “Grundbestimmung”於他與耶穌基督(亦是與父 上帝)的關係;與此同時,萬有之主既是人類的起 源,也命定“Ursprungsbestimmung” 人的一生。 起源構成未來(Origin constitutes future);所 以,我們要做一個怎樣的人,走一條怎樣的路,在乎 我們與耶穌基督(也是與父上帝)的關係;當我們知 道自己從那裡來,也會知道要往那裡走,並得到繼續 往前走的方向和力量。
十架:基督的召命
耶穌基督在世的生活,就為我們展示出這樣的真實人 生。耶穌基督在履行祂的十架召命前,祂與門徒一起 過逾越節,按約翰福音十三章的記載:「祂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祂既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耶穌為門徒洗腳,看起來是一個紆尊降貴的行動,然而擺在耶穌面前的十架召命,豈不比祂為門徒洗腳更艱難?耶穌為何有這麼大的勇氣,犧牲自己去踐行這艱難的召命?約翰福音十三章3節: 「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裡,且知道自己是從神出來,又要歸到神那裡去,就離席站起來,捲起衣 服⋯⋯」這「知道」成為了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在地上生活、服侍世人的確據和意義所在,也成為祂踐行召命的力量。一個人若然不知自己從那裡來,就像失 掉了根部的浮萍,隨水飄蕩,不知道從那裡來,也不知道要往那裡去,整個人生就像失去舵手的船,毫無 方向,更莫說能得到生命的力量和意義!或許,耶穌就是因為能夠肯定自己從神那裡來,也清楚自己要回到神那裡去;故此,不管是為門徒洗腳,還是更艱難 的十架重擔,祂也可以有足夠的力量去踐行召命。
今天,作為一個跟隨基督的門徒,有時候或許需要有所犧牲,因為要忠於召命,而放下自己所愛。在重新做人、踐行召命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自己想要做,但總覺得做不到的事;也可能會有一些需要放下,但卻總是放不下的人與事⋯⋯。或許,當我們 「知道」在基督裡我們已經擁有一切,又「知道」自己從那裡來,更「知道」自己要往那裡去時,一切得 失計算都會變得不太重要;因為知道這是我們在基督 裡的召命,踐行召命,就是實現在上帝國度中那獨特 的我!
 
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太十六25)

原載於《中宣通訊》第179期,2018年9-10月,頁2-3。

​歡迎轉載,請列明出處!

​作者簡介

陳凱欣-square.jpg

陳凱欣博士

​院長

​神學講師

R2靈命培育.jpg
R2宣教培訓.jpg
R2_神學思考.jpg
R2_中國研究.jpg

© 中國宣道神學院 | 跟隨基督 胸懷神國 牧靈宣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