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靈深一席談》 第 1 期
聖經與靈塑 (Scripture and Formation)
貝內爾(David G. Benner)
翻譯:紀榮神
聚會完了,我回到房中,已是半夜四時。漆黑的夜空中,掛上一彎新月,繁星點點,在東邊的地平線,曙光初露。我為了退修,住進了熙篤會修道院。
守夜祈禱會在每天零晨三時半開始。我們進到禮拜堂,四周漆黑一片,只有聖壇上的一點柔和燭光。我和一眾修士一同站著,滿心期盼,等候神的話語讀出來,成為我們日用的第一口靈糧。我們用一種古老的讀經方式領受這糧,這方法稱為「靈閱」(lectio divina)。
「靈閱」不看重研讀經文,或掌握一堆真理,而是看聖經是永活的道,活潑又有功效,歷久常新。「靈閱」可直譯為「神聖閱讀」,目的是讓神的道深入我們內心,引導我們與主建立親密的關係。我們會聽到(或讀到)一小段經文,滿心期盼神透過經文的一字一句,此時此地親自向我們說話。
我們都曉得關於聖經的理論,神的道應該是活的(來四12),是永生神所吹的氣,理應可帶我們進到神的同在,與神建立關係;過程中應會生出信心,釋放盼望,得著豐盛的生命。
不過,我們多麼容易忽略這事實!我們太容易把聖經視為規則手冊,用來排難解紛,或制定一堆要相信和捍衛的教義。我們視聖經為啟示的儲存庫,誓死守護,敬而遠之,不用聖經幫助自己經歷神活生生的同在。我們以聖經來鞏固一些我們已知道和相信的事,叫自己更心安理得,減低現實生活和真誠信仰必然會遇到的焦慮徬徨。簡而言之,我們奪去了道的活潑生命,好叫它變得馴服,保障我們自己的安全。我們千辛萬苦才把自己的宗教生活和思想,整理得井井有條;容許聖靈的風吹過我們的帳棚,帶來神的同在,可能會把一切再弄得亂七八糟。
人若正確地領受神的話,神的話不應只像一隻小熊玩具,帶來信仰的慰藉,而是滿有大能地帶來巨大的衝擊。用信心領受神的話,又願意向聖靈開放時,便有可能帶來突然的轉變,衝破我們一些慣性的釋經策略,聽到永生神的聲音向我們說話,這聲音明顯與我們的聲音有所不同。它叫我們有機會真正與永生神相遇,不再只聽到自己種種安慰之言和思想。若做不到,就與拜偶像無異。
「靈閱」不是唯一一種閱讀或聆聽聖經的正當方法,也不是與神相遇的神奇技倆。可以借助技巧(甚至連讀經在內)公式化地呼喚出來的神,絕對不會是基督教的神。
不過,對我們很多現代的基督徒來說,重尋「靈閱」這種古老的基督教操練,可以為讀經再添上一份新生命,幫助我們認真地看待一項真理:神的道是活潑又有功效,歷久常新。這操練激勵我們讀經時期待與神相遇,領受神今天賜給我們的恩典。主應許我們尋找的,就必尋見,默默地在聖經中等待我們。我們學會期待聖經滋養我們的心靈,滿足我們現在的屬靈需要,便可以超越經文,與道相遇。
「靈閱」是一篇禱告,當中聆聽、細察、等候,又尋求神的同在──這位神就如我們呼吸下一口氣一樣親密。我們帶著期待的心禱告,永在的神就是啟示的神(「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永遠與你同在」;編按:來十三5),在永活的道中等待我們。
推介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