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由門訓到領袖——以生命建立生命的領袖培育
​呂慶雄
由門訓到領袖——以生命建立生命的領袖培育.jpeg
「三人行必有我師,只要有一夥謙卑受教的心,便會發現生命中有不少的良師同行。」
 
這是我在領導學課堂必講的一句話。作為領袖,你必須是一位跟隨者;而屬靈領袖更是追隨基督的忠心僕人,主耶穌稱讚僕人「又良善又忠心」,是對他的內在品格作出稱許,而非指甚麼管理技巧與學識能力。內在品格,並不能單純從書本或課堂中學習得來,必須透過同行者、前輩等的生命經歷中去體會,甚至模仿而來。
主耶穌建立門徒的方式,是與他們一起生活與事奉。雖然今日我們並不能完全倒模複製主耶穌培育門徒的方式,但至少我們知道門訓並不是完成一個課程,也不能單單以授課的方式來完成。二十多年來我嘗試了以三年為期的小班門訓培育領袖,這些學員雖不一定留在原來教會,但都有聯繫。
這些學員中有一位Tim弟兄,他從初中開始來到教會,後來被家人送往美國寄宿,他大學畢業那年回港參與了我的門訓小組。當時,他不太肯定自己的未來,沒有甚麼理想或事業上的野心,想投身事奉但也有許多掛慮。兩年過後,他決定回到美國進入研究院繼續進修,同時繼續求問上帝的心意。後來他完成了碩士課程,又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只是他認為神的感動是要他讀神學,在教會事奉。於是,我為他寫了推薦信,協助他在美國的神學院攻讀道學碩士;同時,我也在教會為他籌募學費。
其後,我到美國進修,也特意請他到我家過感恩節,他才跟我道出在美國生活的點滴。他在美國的教會聚會及參與事奉好幾年,但教會主要是服侍留學生,經濟上並不富裕,也沒有在經濟上支持神學生的傳統。攻讀神學期間,他每到週末,便花兩小時開車到教會實習,晚上沒有地方住,便在麥當奴過夜,汽車冷氣壞了也沒錢換車。他不好意思向教會提出要求,直到後來被弟兄姊妹發現了,才安排地方給他住,也送了一輛二手車給他代步。
原來香港這邊的教會也沒有把所籌得的奉獻匯到美國,直到我到美國時才把錢拿給他,他卻說已不需要這些奉獻了。他表示這一年是神給他的功課――學習忍耐與謙卑。我認識的Tim,年少時在教會是反叛青年的頭目,有創意但卻不順服,根本不像一個會在傳統教會生存下來的信徒。後來,透過他在美國的導師我才知道,他在寄宿時經常吃不飽,也被禁止參與任何教會活動;倒是神安排了這對導師夫婦認識了他,每週接他到教會。Tim表示就是這些經歷讓他生命得到更新。
Tim沒有按計劃完成在港的門訓課程,但我和他的師徒關係卻沒有停止。我們繼續往來,談生活、神學、事奉與家庭。Tim的本科及碩士皆主修化學,神學畢業後沒有受薪在教會事奉,卻在醫院急症室做兼職,後來更在急症室中找到自己的召命,於是轉去讀醫,在別人眼中他確是有點「神化」。看著他花了十多年尋找人生方向,現在最終成了醫生,還育有三名可愛子女,在教會及職場中見證與牧養,實在為他感恩。
成長沒有捷徑,在人眼中,十年、二十年或許太長,但在神眼中,建造生命就是要這些時間。能在別人成長過程中陪伴同行實在是一種榮幸,能親眼見證生命被改變也是福氣。師徒關係(mentoring)是一種同行關係,有時可能分不清誰是師,誰是徒。生命培育,就是時間與心力的投放!

原載於《中宣通訊》第179期,2018年9-10月,頁6。

​歡迎轉載,請列明出處!

R_靈命培育.jpg
靈命培育相關文章

      陳凱欣

      王淑華

      蒙日昇

      王淑華

      蒙日昇

      陳凱欣

      潘玉萍

      黃韻妍

      黃韻妍

      陳群英

  • 由門訓到領袖—以生命建立生命的領袖培育

      呂慶雄

      黃韻妍

      黃德光

      蔣賴玉芳

      馮兆成【注:提及三化

      四柱與牧靈、SD等關

      係】

      蒙日昇

      蒙加里(Gary W.

      Moon)翻譯:余玉屏

 

  • 令人驚歎的神              莊臣(Jan Johnson)

© 中國宣道神學院 | 跟隨基督 胸懷神國 牧靈宣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