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油踐入心」…      靈程的由淺入深
黎廣澤
CMSlogo穿透.png
始於危機 2016 年
筆者經歷了一次靈命的成長危機,牧職事奉了 15 年,面對社會事件及教會內部的狀態,我找不着半 點事奉的意義與方向。在教會牧養弟兄姊妹,栽培及建立生命原是一生的聖召,但內在的熱忱卻一天比一天消 退。花了不少時間去退修及尋索內心的呼喚,感覺有種 內在的突破正在發生,但沒有人能告訴我那是甚麼新的 轉變,要如何裝備自己面對這新挑戰。
 
出現轉機
有一天我在教會門外約 100 米的距離見到一位拾荒者坐在地上,心裏有一種莫名的感動,也想起好鄰舍的比喻:耶穌在呼召教會要成為落在患難中的人的鄰舍。這是上主開啟我眼界的經驗,使我再讀聖經及看見周圍環 境,已不再一樣。多年在堂會的牧養,原不是叫小羊肥肥白白,而是叫他們能扎根成長,成為跟隨上主並對祂 使命有承擔的門徒。感謝聖靈帶我去明白,也帶領我走 出生命的迷思,看見新里程、新方向。
 
不似預期
這歷程仍有我想不到的變化及安排,自從看見教會作好 鄰舍的使命之後,我便開始有所行動,我先去報讀有關 社區服侍與關懷貧窮的課程,[1]之後每星期一晚去附近 公園探訪街坊,漸漸開始不同的嘗試:舉行詩歌敬拜、 分享糖水麵包,與街坊建立關係,並開始每星期接待 20-30 位街坊到教會吃一頓由弟兄姊妹煮的住家晚飯。 我所領受的,是上主要在我事奉的教會開始關心貧窮人 的事工。然而,上帝的旨意高過人的心意!沒想過一場 橫掃全球的瘟疫令教會身處的油麻地變得不再一樣,疫 情令不少社區服務暫緩甚至停止,連鎖快餐店也不能通 宵營業。於是,在短短數個月,我們照顧的人數已多達 300 多人;從沒想過一間 300 多人的堂會要牧養相約 人數的街坊。因此,教會中產生了一種神學上的錯覺分 歧:教會難以支持出於個人領受的事工;各教會本身有 其獨特的使命,我們並非社區中心,不應推動所有教會都關心貧窮人,讓作社會服務的教會去做罷⋯⋯等。此 論述值得繼續探討,而個人的領受就是減低以堂會為中 心的想法,轉化成看社區為上帝旨意在地若天的地方; 堂會並非主體,她只是社區的一部分,是基督身體的其中一個肢體。
滿有驚喜
讓「油踐入心」使命行動成為結連同區教會的一個管 道,又鼓勵眾教會合作一起回應社區龐大的需要,成為合一的見証。不少人回應這是天真的想法及不可能的任務,而筆者也因為這個領受而辭去教會傳道人一職,以社區傳道作為推動「油踐入心」這運動的召集人。 今年 1 月 1 日「油踐入心」正式成為機構,義工人數已過百,每周出隊五日,現已結連同區三間教會一起合作,不論借用埸地出隊或存放物資,也看見共享的美 善,盼望上帝使用教會轉化社區,重拾初期教會對社會 處境的火熱及敢於回應的態度。
註釋:
[1] 關懷貧窮學校的「慈心義僕」課程

原載於《中宣通訊》第196期,2021年7-8月,頁6。

​歡迎轉載,請列明出處!

「油踐入心」…      靈程的由淺入深.jpg
「油踐入心」…      靈程的由淺入深2.jpg
R_靈命塑造.jpg
宣教培訓.jpg
神學思考.jpg
中國研究.jpg

© 中國宣道神學院 | 跟隨基督 胸懷神國 牧靈宣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