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咖啡與默觀

卡尼(Glandion Carney)
譯者﹕陳忠

Under Construction (1).jpg

「堅定而專注地觀看的行為──它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這個對於默觀的定義,是我最喜愛的。當我們離開一間藝術館,觀賞過偉大的藝術,我們對生命的看法就不再一樣。堅定而專注地觀看藝術,能影響我們。

當我們默觀宇宙的神,看見祂遠超我們的生命,我們被改變了──被神的恩典所觸動。但為何我們需要默觀神?借用鮑伯迪倫(Bob Dylan)的看法,我們要不是思忖神,就是思忖其他的事情、酷愛,或問題。我們需要從神的角度看我們和世界,不然生活的煩擾、引誘和壓力將使我們遠離神,使我們繼續自我中心,單顧自己。在內心深處,我們知道需要使用時間,有時一天數次,去專注於神並轉身回到神的方向,去求祂的憐憫和引導,求明白祂怎樣看世界。

凝視神,默觀祂,這是一個好建議,是我們基督徒喜歡做的事情,但這卻不是一項容易的操練。我們終必會發現,雖然我們喜歡默觀的意念,也知道它能使我們的生命變得豐富、蒙福和平靜,但我們卻不期待這專心的時間。默觀變成了空中樓閣的想法而已。

在君士坦丁之後,初期的基督徒為求逃離生活的安舒而遁入沙漠,他們正是面對這種情況。這是他們的新敵人,他們稱之為「正午的誘惑」 (noonday temptation)。我們稱之為沉悶,那是現今世代對靈性追求的一個主要阻礙。我們追求娛樂、愉快,逃避現實的乏味、累贅和沉悶。但我們會發現,當我們願意面對現實並把神帶進世俗,我們將會在真實的基督徒生活中,經驗神的賜福和幫助。

凝視神是一種選擇。當我沒有作出恰當的選擇時,日子是最艱難的。有時候我選擇在早上、正午,和晚上默觀神,在祂的神聖臨在中重整自己。我可以在早上有一段美妙的靈修時間,然後就偏離了。於是我需要在正午重新調教。一般來說,我還是嘗試維持與神恆常對話的節奏。

 

日常中的神:凱爾特(Celtic)基督徒的禱告

早期的凱爾特基督徒把一個禱告傳統流傳下來,那就是把神也納入日常生活中。以下是一個簡短例子:

               

               

Covering the Fire                                            把火遮蓋

Lord, preserve the fire as                                主,保存火

Christ preserves us all                                    如同基督保存我們所有人。

Lord, may its warmth                                      主,願火的溫暖

remain in our midst,                                        留在我們中間,

as Christ is always among us.                        如同基督常與我們在一起。

Lord may it rise to life in the morning           主,願火一直照到早晨的生命,

as we shall rise                                                如同我們

with Christ to eternal life.                               與基督一同起來進入永生。[1]

       

我們不再作凱爾特禱告中所述說的事情,例如生火、擠牛奶。但我們可以環繞現今的生活建立禱告。我可以與一個朋友傾談後,望著電話,然後求神賜福給她。我可以看著一張舊照片,為照片中的人感恩,然後禱告祈求他安好。

       

一個現代的凱爾特禱告可以涉及乘搭升降機或一趟進城之旅:

               

                Traveler’s Prayer                                            旅客的禱告

        In our journeying this day,                             在我們今天的旅程中,

Keep us, Father, in your way.                                 求祢保守我們走在祢的道路上。

        In seeking of a vision true,                             在尋求真實異象的過程中,

Keep us, Saviour, close to you,                              求救主保守我們靠近祢。

        In our desire to do your will,                          在渴望遵行祢的旨意時,

Keep us, Spirit, guide us still                                 求聖靈緊緊保守和引導我們。

        In our striving to be free,                               在努力爭取自由時,萬福三一神,

Keep and help us, Blest Trinity.                            求祢保守和幫助我們。[2]

 

我的一個朋友為日常生活獻上這樣實際而富詩意的禱告:

               

        As I brew this coffee                                      當我煮這咖啡

to warm and waken my body,                              去暖和與喚醒自己的身體時,

        Send your Spirit, on Lord,                             主啊,差祢的靈

To warm and waken my soul.                              去暖和與喚醒我的靈魂。

       

我們可以把日常生活視為神聖,珍惜它們,視之為我們再次轉面仰望生命賜予者的機會,把它們與父、子和聖靈結合。

某一個週六早上,我和太太瑪麗安與孫兒們在一起,那是比平常更吵的早上,孫兒們比我們預期中更早的四處蹦跳。突然瑪麗安尖叫一聲,原來她給狗咬了一口。她馬上跑到浴室,驚惶失措。不消一刻,洗手間淤塞了。我只能致電朋友更改早上的約會,來處理這個突發意外。這並不是以默觀開始的一天。

一天將盡,危機已過,我也回復了原來正常的生活節奏。但有三件事點綴了當天:更改了與朋友傾談的時間;與太太在露台上共享了一杯酒;還有為當天向神禱告感恩。意外雖然打破了早上的寧靜,但卻沒有摧毀了一天。因為我有一個恆常的生活節奏,可以讓我很快恢復過來。當天的大部分結構並沒有損毀,它仍支撐著我。由於出現混亂的並不是我整個生活,只維持幾個小時的混亂是可以妥善處理的,然後生活便透過習慣的節奏而回復正常。

凝視神,默觀祂,這是一個好建議,是我們基督徒喜歡做的事情,但這卻不是一項容易的操練。

Gazing on God, contemplating him, is a nice idea, something as Christians, we would like to do, but it is not an easy discipline.

 

那些習慣可以包括每週兩三次安坐下來,以咖啡相伴,參與三一神之間的永恆對話。祂們一直委身於對方的愛中,直到永遠。當我們透過默觀禱告進入祂們的對話時,三一神沒有停止持續的對話和活動,但同時又把注意力轉向我們。是約翰福音十五章15節邀請我參與對話,在那節經文中,耶穌稱祂的門徒為朋友,不是僕人。我是基督的朋友,也是祂的父的朋友。在那一章經文末段,第26節,耶穌承諾保惠師會來,那真理的靈來臨了,就完成了三一神格的啟示。為協助自己參與神聖的對話,我在自己面前擺放了布耶夫(Rublyev)的著名三一神畫像,然後在禱告中接受聖子基督的邀請,加入與天父和聖靈對話。接著我集中注意三而一的神,我凝視著祂,將我的一天交託給祂。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我只是一個基督徒弟兄,一個平常的旅客,我對於默觀禱告仍感陌生。我越來越看清自己靈魂中的黑暗和口是心非,而且仍然渴望解決自己的困境。這就是三一神的工作,是一個人進入神聖對話的結果。當我最能意識到自己的軟弱時,我只能唸出這古老的禱告:「主耶穌基督,神的兒子,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越來越多舊的事物轉變了,裏面的我正被更新,而我也因這些對話,一再被改變了。

在生命的這一刻,我心懷感恩,因為自己的禱告不再集中於神怎樣修補我,即使我仍舊需要更新。更確切地說,我渴望參加神在世界中的救贖工作。我求神教我為無權者、破碎者和受迫害者禱告。我不再單單滿足於自己獲得修補。

 

主動和被動

我認為,默觀式禱告可以是主動,也可以是被動。在主動的形態下,我們寫下札記,可使用一份禱告清單、閱讀某本書籍,或使用一本禱告書,並且在聆聽聖靈向我們說話時專心。

在較為被動的形態下,我們單純地讓聖靈引領我們思想和觀察。我們可坐在公園的長櫈上、散步去,或是在星巴克喝咖啡。如果我們在這樣的環境中等待神,在等候時,祂可能會感動我們為一個剛逛進商店的無家者禱告,並且為我們所蒙的福氣感恩;我們又可能感覺到臉上的清風或陽光,因而感謝賜予這一切的創造主;又或者為小孩的滑稽動作並察覺他身上帶著神的形象而微笑,並且深思那最原初的形象。我們需要那些被動的時刻。但主動的、刻意撥出的時段卻能使我們安穩於軌道上,也使我們在經過一個混亂的早上後恢復過來。

我有一個朋友是在尼日利亞(Nigeria)出生,她的父母是當地宣教士。她曾向我提及在她一家生活的地方,生活有時是很艱苦的。他們曾經試過缺糧缺水,所以她的父親要在家旁挖掘六口井。就算後來他們一家返回美國生活很久,有時她父親仍會感慨,在非洲一天之盡真的是一天的結束。再沒有電燈、收音機或電視機。一天已過,只餘寧靜。他懷念那樣的日子。我的朋友還記得她早起時發現父母跪在地上,為一天的開始禱告(他們一直保持這個習慣,直到離世)。

愛一天之始和一天之終,這是與神相處的時間,當中我們操練默觀。接受從神而來的新一天,並將它交託給神;在一天終結時接受工作和活動都告一段落,並為此感謝神;在睡覺時將自己交託給神看顧;這種種刻意的操練有時看似乏味和沉悶。但是,若我們認真實踐,在早上、正午和晚上凝視神,並且確信當我們忠心不二時,我們與聖三一神的關係會成長,會在與祂的對話中感到喜悅,那麼,我們就會發現,沒有別的人別的事更值得我們細看與思念。

凝視神是一種選擇。當我沒有作出恰當的選擇時,日子是最艱難的。有時候我選擇在早上、正午,和晚上默觀神,在祂的面前重新部署。我可以在早上有一段美妙的靈修時間,然後就偏離了。於是我需要在正午重新調教。一般來說,我還是嘗試維持與神恆常對話的節奏。

若我們認真實踐,在早上、正午和晚上凝視神,並且確信當我們忠心不二時,我們會在與聖三一神的關係中成長,會在與祂的對話中感到喜悅,那麼,我們就會發現,沒有別的人別的事更值得我們細看與思念。

As we make the commitment to gaze on 〔God〕morning, noon and night, trusting that as we are faithful, we will grow in our relationship with the Holy Trinity, we may come to delight in our conversations with Him, discovering there is nothing or no one better to look at and think about.

 

默觀禱告需要練習,從而變成習慣。惟有如此,它才可以在我們生命裏帶來渴望已久的寧謐,再加上其他的操練和聖禮,使我們變得像基督的樣式。默觀可以、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為說明這一看法,我以我的好友傅士德(Richard Foster)的一首詩作結,這首詩既實在也有助默觀:

 

           A prayer at Coffee Time                                         咖啡時間的禱告

Somehow, Jesus,                                                              耶穌,不知怎的,

I like praying with a cup of coffee in my hands.            我喜愛手握一杯咖啡去禱告。

guess that warmth of the cup settles                            我猜想是杯子的溫暖令我安靜下來,

me and speaks to the warmth of your love.                  也告訴我祢對我的愛是多麼溫暖。

 

I hold the cup against my cheek and                             我把杯子貼在臉頰,

listen, hushed and still.                                                   以靜默和靜止的心去聆聽。

I blow on the coffee and drink.                                      我向咖啡吹一口氣,喝下。

O Spirit of God, blow across my life and                       噢,神的靈吹遍我的全身,

let me drink in your great Life.                                      讓我飲於祢偉大的生命中。

Amen.                                                                               阿們。

 

我常以咖啡時間去決定我禱告的長短。當咖啡喝盡了,我也準備好注目一天的工作。3

 

註釋:

1. Robert Van de Weyer, Celtic Prayers. Nashville, Tenn.: Abingdon Press, 1997, 26.

2. David Adam, "The City," Power Lines: Celtic Prayers About Work. Harrisburg, Penna.: Morehouse Publishing, 2000, 35.

3. Richard Foster, Prayers from the Heart. HarperSanFrancisco, 1994, 44.



歡迎轉載,請列明出處!
R_靈命培育.jpg
靈命培育相關文章
  • 「鄰舍關係」是土地問題 ?                             羅曉彤

  • 屬靈導引與上帝想要的教會

      賴玉芳

      王淑華

  • 生命轉化——以斯帖與普珥節

      蒙日昇

  • 跨越生命轉化的絆腳石梁耀明

      王淑華

      蒙日昇

  • 假如「教會」不再存在——形式的再思與靈命、使命的互動

      陳凱欣

      潘玉萍

      黃韻妍

      黃韻妍

      陳群英

      呂慶雄

      黃韻妍

      黃德光

      賴玉芳

      馮兆成【注:提及三化

      四柱與牧靈、SD等關

      係】

      蒙日昇

      蒙加里(Gary W.

      Moon)。                            翻譯:余玉屏

 

  • 令人驚歎的神              莊臣(Jan Johnson)

© 中國宣道神學院 | 跟隨基督 胸懷神國 牧靈宣教

bottom of page